想了解更多吗?
下载完整白皮书“通过虚拟制造优化DRAM过程窗口”以了解更多信息。
图2:SEMulator3D在三维结构中识别设备电极,并模拟类似于TCAD软件的设备特征,但不需要耗时的TCAD建模。
用于3D存储和逻辑设备的新的集成和模式方案带来了制造和产量方面的挑战。工业焦点已从2D结构的可预测单元流程的缩放,转向更具挑战性的复杂3D结构的全面集成。由于这些新的3D结构的复杂性,传统的2D布局DRC、离线晶圆计量和离线电测量不再足以实现性能和产量目标。由于基于晶片的测试的时间和成本,试错硅工程也变得非常昂贵。
“虚拟制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潜在方法。虚拟制造软件通过在数字环境中建模集成工艺流程,可以创建一个实际半导体器件的数字等价物。该软件支持过程可变性测试、集成方案开发、缺陷分析、电气分析,甚至过程窗口优化。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预测工艺变化的下游分支,否则就需要在工厂中进行构建和测试周期。
我们将使用SEMulator3D®,一个虚拟制造软件平台,演示虚拟制造如何有效地解决复杂的半导体制造和成品率挑战。我们将模拟蚀刻工具变化(如材料选择性或通量分布)对器件电性能的影响。一个简单的DRAM器件研究将用于突出栅刻蚀行为和刻蚀台阶特性对电性能和产率目标的影响。
工作流将遵循一个典型的4步虚拟制造序列:
图1:一旦输入了模型信息,就会显示如图所示的电容触点。此时,可以进行电分析,并可以研究电容器的边缘效应。
图2:SEMulator3D在三维结构中识别设备电极,并模拟类似于TCAD软件的设备特征,但不需要耗时的TCAD建模。
图3:工程师可以在SEMulator3D中分析任何计量,以识别重要参数,如图(红色圈)所示。
图4:SEMulator3D中分析工作流的描述,包括PWO特性。
在本例中,我们将优化制造工艺以实现特定的电气性能。我们将选择一个特定的电值,并围绕这个目标优化我们的工艺步骤。每个工艺步骤参数都将变化,以寻找满足电气性能目标的工艺条件。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选择了Vth(阈值电压)为我们的目标,值为0.482V。使用回归分析的软件,我们可以确定三个工艺参数(氧化氧化垫片厚度、间隔深度和高K厚度)是重要的对阈值电压的影响(见图5),这一步是紧随其后的是流程模型校准(PMC)使用相同的回归数据,在优化这三个重要工艺参数以达到给定Vth目标。
图5以Vth为目标,参数优化后的优化结果。
通过使用结构化的、逐步的方法来执行虚拟实验,流程窗口优化(pw)可以大大减少离线测试所需的预生产晶圆数量。它可以预测最大产量(成功率在下限和上限范围内,见图6)用于考虑中的现有流程。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重新确定名义工艺条件和变化控制要求,以达到最大的成功率(或收率)。
在确定重要参数后,将执行新的虚拟实验设计(DOE),以找到满足性能和收率要求的参数值。实验必须包括为每个选定参数定义的搜索空间(或范围)。为了获得统计显著性,模拟实验在用户定义的搜索空间中运行了很多次。PWO算法然后为每个工艺参数提供一个优化值,使所选设备参数满足目标设备规格(“inSpec%”)的百分比最大化。
所示图6(左),假设三个参数(间隔氧化层厚度、间隔氧化层深度和高K厚度)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5nm、1.0nm和0.2nm, pw系统报告的计量规格百分比从34.668增加到49.997%,在改变了所有工艺参数的标称值后,使工艺达到了最大化。此外,如图6(右),将最具影响的参数(3.20:BWL高K沉积厚度)的标准偏差从0.2nm降低到0.13nm,当成功率目标设定为88%时,将计量合格率(收率)提高到89.316%。通过控制负责高K栅氧化层沉积的设备的可变性,可以显著提高总收率。对于寻求提高成品率的过程集成工程师来说,这是极有价值的信息。
图6:左:Spec %最大值的新平均值(沉积厚度和蚀刻深度)。正确:所需范围确定:BWL高K厚度满足成功率>88%的标准偏差。
工艺参数的设定是在半导体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甚至在第一个晶圆被制造之前。bob官方网站平台虚拟加工可以帮助验证这些初始工艺参数值,而无需创建和测试真实晶圆的时间和费用。SEMulator3D的新工艺窗口优化技术在半导体工艺开发过程中提供了以下优势:
下载完整白皮书“通过虚拟制造优化DRAM过程窗口”以了解更多信息。
[1] //www.wnathanlee.com/paper/speeding-up-process-optimization-virtual-processing
[2] //www.wnathanlee.com/blog/control-variability-semi-process-window-optimization